廠家在制作銅雕佛像時怎么做表面的處理
佛像一般是以銅為底基,通過鍛造或者鑄造加工而成。銅雕佛像一般都會進行一些表面效果的處理,一方面是讓表面看起來更漂亮,讓佛像看起來更莊嚴;另一方面就是掩蓋生產過程產生的沙眼和焊接等粗糙部位。那么該如何去處理銅佛像的表面呢?
表面處理工藝主要包括熱著色工藝、化學著色工藝、貼金箔、彩繪、鍍金、鎏金、泥金幾類,還有一些局部處理工藝,例如鑲嵌、噴砂、壓光等。佛像貼金箔不僅讓佛像具有光亮、美觀的色澤,因為金箔可以存放幾百年,因此還可以保證佛像存放時間。因為佛像是容易被手接觸到的,所以貼完金箔后要使用硬度高耐磨損的油性面漆罩面。
比如說銅佛像用的最多的是高錳酸鉀著色,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會生成棕紅色的二氧化錳。高錳酸鉀的著色配方有很多種,像高錳酸鉀+硫酸銅的組合配方就只適合百分之七十以上含銅量的銅材質著色,能著出非常漂亮的暖紅色。同個配方在黃銅材質的運用上效果卻并不理想,還需添加一些其他試劑促進,才能在黃銅材質上著出十分漂亮的櫻紅色系。
盡管銅佛像的著色配方多樣,但著色的原理基本相同,眾所周知,化學著色是金屬化合物本身形成的色彩。能否生成穩定的金屬化合物,才是銅雕著色考慮的必要因素之一。一個好的化學著色配方是經得住時間的檢驗的。比如說出土千年的文物,現在依舊色彩分明,雖然顏色不是那么鮮艷靚麗,卻能保持長久不褪色。這個也是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的方向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中國九大佛像分別在哪里
- 銅香爐的使用方法
- 地藏殿供奉的地藏菩薩銅像
- 世界上最大的觀音銅像
- 如何區分銅佛像的真假
- 銅佛像的彩繪工藝
- 明代銅佛像特征
- 藏傳彌勒佛雕塑|藏傳彌勒佛銅像制作
- 道教神像雷公電母
- 送子觀音娘娘正常發貨